更新时间:2025-10-31 04:02:27
这部电影试图为观众揭开女作家的情感密码,结果却几乎将她本人,简化成了她笔下任何一个爱情故事的女主角。 作为传记片,它严重失衡了。电影几乎动用了所有镜头语言,来描绘简与汤姆·勒弗罗伊那场如疾风骤雨般的初恋。从初见的剑拔弩张,到舞会的暧昧试探,再到林间的激情拥吻……导演不遗余力地让我们相信,这就是简·奥斯汀一生中唯一且最重要的戏剧。而她写作的戏份寥寥无几! 我们看到的,是一个为爱痴狂、因爱成长的“少女简”,而不是一个“作家简”。电影似乎预设了一个简单的逻辑:一场痛彻心扉的私奔未果,就是《傲慢与偏见》中伊丽莎白与达西终成眷属的全部灵感来源;一次爱情的幻灭,就足以锻造出她笔下那洞悉世情、讽刺幽默的笔锋。这无疑是将复杂的创作动机过度简单化了。 我想,这或许源于一种叙事上的偷懒与商业上的稳妥。一个伟大作家的思想成长、她与文字的搏斗、她在孤独中构建世界的历程,是内省的、缓慢的,因而也是难以影像化的。 而一段充满阻碍、最终牺牲的浪漫爱情,拥有所有经典戏剧所需的元素:冲突、激情、眼泪与遗憾。它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消费。 于是,历史上的简·奥斯汀,那个以智慧和独立性流传后世的女人,在银幕上被“降维”处理,成了一个全程在恋爱的无知少女。这是对她生平的一种误读,甚至是一种矮化。 尽管叙事一团糟,但安妮·海瑟薇和詹姆斯·麦卡沃伊的表演,确实在几个瞬间点亮了角色。我至今记得一个场景:私奔途中,简无意中看到汤姆贴身携带的家信,得知他整个家族都指望着他的零用钱过活。那一刻,她脸上的光芒从幸福的憧憬,到震惊,再到一种沉痛的决绝,转变只在瞬息之间。她没有哭天抢地,而是异常平静地说:“如果我们的爱会毁灭你的家庭,它也会毁灭它本身。”这一刻,简不是无知少女,她完成了一次巨大的、痛苦的“思辨”。 她预见了浪漫在柴米油盐的窘迫中消磨殆尽的未来。她选择了主动放手。这个决定,比她冲动地跟随汤姆跳上马车的那一刻,更接近我们心目中那个能写出《理智与情感》的简·奥斯汀。可惜的是,这样的高光时刻,在电影里太稀缺了。
电影的结尾,多年后重逢,他已功成名就,身边坐着以简命名的女儿;她已是名声显赫的作家,在朗诵会上与他遥遥相望。 这个处理是煽情的,也是狡猾的。电影试图用这一幕的沧桑感,来为整个爱情故事盖章定论,仿佛在说:“看,这段情殇成就了她和她所有的作品。”这很动人,但也再次巧妙地避开了去展现她是如何被阅读、思考和不懈的写作所成就的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十二封信和唐亦尋,走不出的九月
暴风眼中的共生与觉醒
4年后再看《新·福音戰士 劇場版 終》 :谢谢你曾来过我的世界
观后随笔
李莲花不需要可怜。
有触动,有惊喜,也有一点吐槽
论如何在虚拟作品之外获取与其之中一样的庇护
Debris Documentar (2012)
宁受万箭穿心,不斩心中之道
身处台风眼的女性们
从王权富贵的寻心问道之旅,看人的三次觉醒。我们能从王权富贵的强者叙事中学到什么?
这场因父亲病危仓促开启的家庭重逢,终究成了一场穿越几十年误解、直面两代人伤痕的和解跋涉。
第一次看剧看到迷茫,虚脱...
杜琪峰倾注灵魂的情怀之作!华语类型片的最高标准!
先看完韩版再来补看法国原版
亲子关系
勉强能看,超出我对国产惊悚片的预期
时间的灰烬
想要认识爱情,你得看看《春逝》
同为华夏人,该骂就得骂!
